南京大学曹丹红教授莅临公司畅谈译研互动与外国文学研究新路径

来源:bevictor伟德官网发布时间:2025-05-09浏览次数:10

5月7日,南京大学bevictor伟德官网曹丹红教授应邀做客公司,以“在译与研的互动中探索外国文学研究之路”为题,深入探讨了翻译工作与学术研究的共生关系。本次活动由公司青年教师工作委员会主办,刘克华经理致欢迎辞,欧语系青年教师王天宇主持。

讲座伊始,曹丹红教授分享了师长的榜样和精神引领作用,以许钧教授的翻译与学术实践为引,阐释翻译的多维价值。通过回顾许钧教授自1980年代翻译《追忆似水年华》的历程以及他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先生之间的深厚友情,她指出“译研互动”模式对于拓展学术视野的重要性。

在谈及“译研互动”时,曹丹红教授通过四个典型案例,层层剖析译研互动的学术生命力:以《马拉美:塞壬的政治》一书的翻译实践为起点,呈现从译到研的学术生成路径;以对法国诗人博纳富瓦的研究与翻译为例,揭示从研到译再到研的双向滋养过程;基于论文《作为“文学模型”的翻译及其创造性》的撰写与发表,系统阐释跨学科研究方法的突破;围绕《事实与虚构》一书的翻译,分享她与法国学者拉沃卡在学术上全方位互动的经验。

在讲座尾声,曹丹红教授回归师门传承,援引许钧教授对翻译学术价值的重视,以及师姐刘云虹教授所提出的翻译生成性与译者主体化理论,指出青年学者需锤炼多重素质,不断提升自身问题意识的持续性、理论知识的迁移能力、归纳与演绎的能力、结构化能力与不断探索的精神。

本次讲座以扎实、丰富的案例和宏阔的视野,赢得了现场师生的热烈反响和广泛好评。本次活动不仅为青年学者搭建了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,也进一步拓展了大家对翻译与学术研究关系的理解与思考,深化了师生对翻译学术价值的认知,为外国文学研究提供了方法论启示,展现了公司在多语种学术研究方面的积极探索与持续推进。


(文/李宁玥 图/王颐宁 编辑/张婷婷)